中国足球终于实现了经过十几年的口号,这次真的要实现了吗

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庞凯表示,自明年开始,中国足协将要实施“管理分离”。在上周的中国足球发展研讨会上,庞凯如此表示:“明年管理分离了,联赛我不管了,明年开始,中国足协只管国家队、青年训练和社会足球,管理分离,明年年初开始了。” “管理分离”这个口号的“年纪”可实在不小了。早在1989年,中国足协提出实施体制化建设,希望从行政体制中分离出来;“管理分离”这个四个字首次被正式提出,是在2004年,当时中国7家中超俱乐部组成的“G7联盟”,评估联赛“管理不分”,并促成了中超公司在2005年成立。2015年,《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》出台,这一年度足球改革的关键字是“管理分离”,足协与体育总局正式脱钩。而在九年后的今天,这个口号再次被提出到前台,主要体现是在足协和联赛的关系上。 一直以来,中国足协和中超等各级联赛,在实质上有点像老子和孩子的关系,孩子怎么成长和发展,自己说了不算,老子说了算。这个“老子”对孩子的教导不止影响着孩子的成长,同时也影响着市场的发展。 举个例子。前些年足协推出的联赛U23新政,强行规定球队出场名单里必须有两名23岁以下球员,其中一个必须是首发。这个就属于典型的高高在上的家长式思维:中国年轻球员不够,从哪个孩子都得有人填,就便是强制也没关系。而这实际上却造成了损害孩子的效果。 因此,此时“管理分离”的理念真的到了,作为独立的管理机构,有必要重新审视市场的运作机制与环境,具备他自己的法治体系与经济分隔,建立严谨的监管与考核机制,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。同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干预,保留必要空间,特别是在管理中国足球过程中与否之间,分清界限。 因此,中国足协可以通过自我推进行动,来改善这种局面,重要的是,重点看如何推动和内外部的平衡。中国的监管机制必需学习日本的管理模式,即通过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加强成熟的管理机制,来为市场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,真正达到“管理分离”的效果。